您的位置> 首页 > 网信动态

兴义各族群众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曲

来源:黔西南日报发布时间:2024-05-22浏览: 【字体:     】

  内容摘要: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新一轮创建贡献力量,兴义市围绕“守正笃行加油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从5月起,采取“强化领导、形式多样、创新方法、突出示范”四项举措,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中国黔西南讯(通讯员韦江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新一轮创建贡献力量,兴义市围绕“守正笃行加油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从5月起,采取“强化领导、形式多样、创新方法、突出示范”四项举措,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兴义市建立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紧扣“守正笃行加油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聚焦“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5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宣传活动的通知》,对活动作出安排,指导全市37个乡镇(街道)开展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形式多样,凝聚共识。科学统筹谋划,积极推动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结合“五一”“五四”、州庆、开秧节等节日,充分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制作专题片、宣传画,开播《民族之声》广播,讲述和展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好声音。各级各类学校围绕“五旗、五徽、五认同”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展教育宣传,广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活动。各乡镇(街道)举办文艺演出、座谈会、研讨会、宣讲会、院坝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凝聚民族团结共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扩大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覆盖面,引导各民族群众唱响民族团结曲。

  创新方法,广泛宣传。创新宣传方法,拓展宣传载体,延伸宣传链条,强化宣传效果。注重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聚焦网络媒体平台、旅游景区、公共场所、重要路段、人员密集地全方位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的知晓率。组织所属单位积极参加黔西南州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同心跑活动,现场观看、参与的各民族群众累计超过1万余人次,发放《兴义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应知应会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份。采取悬挂横幅标语,出租车顶、大型LED显示屏,板报、广播等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各乡镇(街道)掀起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新高潮。

  突出示范,引领带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培训基地、实践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设,为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夯实基础。把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乌沙镇普梯村、洒金小学等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N”活动为抓手,按照工作扎实、成效明显、有特色亮点、示范作用突出的要求,围绕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振兴试点、易地搬迁居住社区、机关单位等重点,在全市打造17个示范点(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有形有感有效。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开展,全面引导了全市各民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有效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大家充分认识到,各民族群众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加强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印正文]

中共黔西南州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黔西南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建兴创·兴义之窗
公众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