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信动态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守住钱袋子,保护幸福家

来源:民政部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 【字体:     】

  2024年6月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非法集资: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常用的手法
  第一步画饼 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新政策”等为幌子,描绘出一副报酬丰富的蓝图。
  第二步造势 非法集资人通常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活动,并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等迷惑消费者判断。
  第三步吸金 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使其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有可观的收入,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第四步跑路 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
  如何识别防范非法集资行为:牢记“四看三思等一夜”
  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二看宣传内容;三看经营模式;四看参与集资主体。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景;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己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征求朋友、家人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
  防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
  民政部发布关于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近期,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常见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表现形式:
  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按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有关规定,对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养老服务机构的本质是提供养老服务,对带有投资返利性质的承诺,老年人应谨记高回报伴随高风险,认清高额利诱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自觉远离非法集资,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
[打印正文]

中共黔西南州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黔西南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建兴创·兴义之窗
公众号 公众号